5月23日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,力爭到今年年底前,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%以上,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。
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,297個地級以上城市已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,居民小區平均覆蓋率達到82.5%,垃圾分類管理制度不斷完善,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較大提升,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正在逐步形成。按照計劃,今年年底前,要力爭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%以上,2025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全覆蓋。
今年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啟動《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》《城市垃圾管理辦法》等修訂工作,進一步細化完善垃圾分類法規制度體系。目前,福建、河北、山東等20個省、自治區,上海、廣州等173個城市,都已出臺了地方性法規、政府規章。
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推進,目前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53萬噸,焚燒處理能力占比77.6%,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較大提升。
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 楊宏毅:下一步,我們將持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,實現從“有沒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轉變。補齊設施短板,扎實推進城市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,持續提升焚燒處理能力,不斷優化垃圾處理結構。
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計劃,力爭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%以上,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全覆蓋。 今年,還將進一步扎實推進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,補齊中西部地區焚燒處理短板,持續提升焚燒處理能力,爭取年底前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到70%。